一、工作原理
1、挤压成型阶段
物料通过进料系统送入两个平行旋转的辊轮之间,在高强度挤压力作用下,粉状或小颗粒物料被压缩成致密的片状或饼状结构。此过程中,辊轮间隙可调节以控制颗粒密度和尺寸,并通过液压系统精确调整压力。
2、破碎造粒阶段
成型的片状物料经后续破碎、筛分工序后形成均匀颗粒。挤压过程不仅排除了颗粒间的空气,还通过分子间作用力(如范德华力、晶桥效应等)增强颗粒强度。
3、传动与驱动
固定辊由电机驱动旋转,活动辊通过摩擦力和传动装置同步运转,确保物料连续均匀受压。
二、核心特点
1、工艺优势
干法成型:无需添加润湿剂或后续干燥步骤,保证产品纯度,适用于热敏性物料。
高效节能:工艺流程简短,能耗低,辅助设备少,产量高。
颗粒强度高:通过高压挤压形成的颗粒堆积密度和强度显著优于其他造粒方式。
2、结构与设计
耐磨材料:辊轮采用高强度耐磨合金制成,延长使用寿命。
自动化控制:支持液压调节压力和辊轮间隙,操作灵活,自动化程度高。
密闭系统:减少粉尘污染,符合环保生产要求。
3、应用适应性
颗粒形态多样:可生产半圆形、棒状、药丸形等多种颗粒形态。
广泛适用领域:建材、矿冶、化工、制药等行业均适用,尤其适合需提升物料堆积密度的场景。